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济要闻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IODP349航次同济科学家的海洋课堂”视频连线活动举行

来源: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发表时间:03/18/2014 阅读次数:

3月16日下午,“同济下南海,连线决心号——IODP349航次同济科学家的海洋课堂”活动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举行。我校师生以及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存志中学的中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是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上船参与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达13人,其中有7位来自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他们分别是李春峰教授、林间教授、刘志飞教授、张传伦教授、刘传联教授、李前裕教授和赵西西教授。其中由李春峰教授、林间教授联合担任此航次首席科学家。此次海洋课堂通过视频连线“决心号”上的科学家,让远在南海上的科学家们“面对面”为前来观看的师生讲解此次航行的探索发现过程,科普相关的海洋知识。

视频连线的一开始,刘志飞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决心号”船只的大致情况,展示了进行打钻取芯的仪器,对海上的工作进行了概括性介绍,让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在线课堂”充满期待。在刘志飞教授的带领下,两名科学家现场向同学们介绍了岩心的取样过程,并演示了为岩心拍照记录数据的仪器的操作流程,让现场的同学们大开眼界,忍不住惊叹科学的神奇。

刘传联教授在决心号上是超微化石组的工作成员,他为大家展示了在“超微小屋”里面的发现与探索。刘传联教授通过对南海的钙质超微化石的观察与分析来确定沉积物的形成年代,并进行相关研究。

张传伦教授在船上的主要工作是揭开南海深部微生物的神秘面纱。他主要与取样岩心内的微生物打交道,张传伦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进他在船上工作的“漠北小屋”,为同学们展示在低温条件下取到并在培养基内培养的深海微生物,并详细回答了存志中学同学的问题。

李春峰教授是此次航行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他十分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了船上的工作以及自己在船上的发现,向同学们展示船上采集到的南海大洋玄武岩岩芯,同时对提出疑问的同学给予科学的解答。

活动接近尾声时,同学们喊出了“同舟共济、探秘海洋”、“老师您辛苦了”的口号,使远在南海科考的老师们倍感温馨。南海IODP349航次被安排为新十年大洋钻探的首航,正引领着世界海洋探索迈向崭新的高度。IODP349航次的此次成功实施,也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深海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现。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player.asp?id=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