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3)
去年我校校庆之际,由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举办的迎校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实物成果展成为一大亮点。党委书记周家伦、校长万钢了解到研究院主持设计的上海地铁1号线SMB系列转向架解决了国外进口设备存在的安全可靠性隐患问题时,高兴地说:'研究院要把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的成果展示出去、宣传出去,为把同济大学的轨道交通装备学科做强做大创造条件。'
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整合学科、选择突破点
2000年4月,上海铁道大学并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土木等院系学科力量强大,并校为强强联手创造了绝佳的机遇。也是在这一年,国内首家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研究院在我校成立,新的研究院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的高精尖技术问题进行重点攻关。2003年,更大力度的整合开始。6月上旬,校长万钢等到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现场办公,强调应尽快整合轨道交通资源,加强学科建设;6月9日,原校长吴启迪亲自主持的校长办公会上通过了'机械学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整建制与'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整合的决定;与此同时,在学校人事部门调配下,电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学院部分科研人员也先后进入研究院的科研集体。至此,城市轨道交通等与交通运输、机械等有关的专业经过重新整合,重新投入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科研战场。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历史悠久,主要为从事铁路、地铁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下设机车车辆研究所、电力牵引控制研究所、制动技术研究所、轮轨系统研究所等12个研究所、实验中心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等机构。
搭平台 造氛围 激发创新思维
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刘友梅说:'创新思维从哪里来?就是要与不同类型的学科进行相互交流,需要从其他领域消化吸收养分,厚积才会薄发。'刘院士指出,优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科技人员,最先真正考虑的并不是待遇问题,而是考虑在这个环境里自己是不是能有所发挥,有所成就。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优化整合后的研究院如虎添翼。在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网页上,记者发现,从2003年8月至12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研究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路无缝线路钢轨温度与轨道动态特性关系研究'、'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重大专项在内的科研项目5项,举办国际会议1次,上海市领导、国内外著名企业高层领导纷纷光顾研究院,谈项目、议合作。9月28日,上海电气-同济轨道交通装备研究开发中心成立,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密切合作,开发轨道交通装备,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10月30日,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与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发新型低地板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达成共识;10月28日,该院举办中、日铁路旅客营业系统学术交流会,中日专家就城市轨道交通营业、干线铁路旅客系统、城市公交多种工具连动系统等展开热烈讨论。2004年10月研究院举办了国际铁路与轨道交通专家讲学周,来自德国、法国著名教授与国内1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专家们就轨道交通前沿技术进行深层次研讨。
研究院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忙并快乐着。2003年10月13日,孙章、罗雁云等5位教授出席上海市科委主持的'提高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可靠性'对策研讨会,所提建议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市科委高度重视,于2004年正式立项,研究院获得'车载微机控制系统和插件板检测装置研究'等6个专项。对市科委网上公布的专题研究院积极参与竞标,'都市噪声治理'、'轨道交通新型轨枕研究'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主持权。作为'洁净能源地面交通工具'学科平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1.5km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线将为研究院学科平台建设和省部级、国家级项目的争取提供更为宽阔的天地。
'数目众多的项目成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磁场,优秀人才都被吸引来了。'杨东援副校长高兴地说,有了项目,再加上合理的机制,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基本具备了,今后几年研究院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现有8名教授的研究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教兴国、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科研列车风驰电掣
坚持不懈走校企联合之路。2003年上海工博会,'先锋'号电动列车车组模型一亮相,便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先锋'号是我国首列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也是目前国内速度最高的电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294公里/小时。据悉,'先锋'号目前已在我国首条准高速铁路线--北京至秦皇岛的京秦线以及广州至深圳的广深线上运营。有了第一次合作的成功经验,新建制的研究院刚一成立,陈成澍副校长便带领该院骨干一行6人又来到了中国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厂,双方一致表示继续进行深层次合作;2003年9月28日,研究院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签约共建上海电气-同济轨道交通装备研究开发中心,共同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及车辆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致力于研发本土化的两动一拖示范型列车。该项目已被列为上海市首批启动、签约的科教兴市重大项目。
瞄准轨道交通巨大市场,研究院取得骄人成绩。机车车辆研究所参与的'P65快运棚车研制'、'提速客车SW-160转向架'分别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铁道运输与经济研究所近年来承接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奖十几项,其中铁路客票信息系统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出色的成绩引得德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的大学、企业专家纷纷前来,校外事办的同志风趣的说,现在外国来的客人都要找轨道交通研究院了。'研究院的研究已经走向国际化了'刘友梅院长如是说。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