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能自主呼吸了!
血压稳定了!
瞳孔对光反射有了!
一个个报捷的消息,让参与抢救的附属同济医院医护人员们都露出了欣慰笑容。
病房里的急促铃声
2月8日19:05,附属同济医院干部科病房里响起急促铃声,病人家属急促地叫着医生。
病人今年76周岁,是一位肺部肿瘤患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高龄离休干部,有老年痴呆、症状性癫痫,长期卧床,由其他三甲医院转入我科,近日来一直发热、咳嗽、咳痰。值班医生立即检查,只见患者口唇紫绀,呼之不应,血压50/30mmHg,心率90次/分,呼吸30次/分,指末氧60%,双肺散在大量痰鸣音。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严重紫绀,大量痰液堵塞气管,呼吸急促,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生死时速的抢救瞬间
监护、查体、建立静脉通道、吸痰、拷麻醉科气管插管……抢救工作迅速全面展开。19:07,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心电监护显示血压测不出,心率18次/分,呼吸停止,指末氧30%,患者濒临死亡。在这生死时速的抢救瞬间,医生果断地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同时有条不紊地发出一个个指令,“肾上腺素”、“多巴胺”、“可拉明”……几乎是与医生的指令同步,训练有素的护士源源不断将这些抢救药物通过3路静脉通道第一时间输入病人体内,支撑着他微弱的生命。
19:10,麻醉科医生赶到了,即刻气管插管,吸出大量黄脓痰,抢救继续……。
让人感动的天使精神
19:16,随着心脏按压以及药物的作用,心率、血压上来了,但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呼吸,双侧瞳孔仍旧散大固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难道病人的生命在就要这样离去?附属同济医院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此时谢南姿主任医师赶来了,呼吸科杨忠民副主任医师赶来了,陆春花护士长也赶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继续着。经过严密而迅速的讨论,谢南姿主任医师亲自带队指挥,医护人员一刻不离地守候在患者身边,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全力组织抢救,患者心率、血压都暂时稳定了。令人振奋的是,19:24,病人自主呼吸出现了!似乎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感动,病人家属在与医生的紧急沟通时仅仅地握住了医生的手,因为此刻白衣天使的汗水和心血与患者家属的悲喜融在一起,都在大大书写着两个字——亲情!
没有停止的抢救工作
19:45,患者血压又开始下降,又一场抢救开始了。怎么办?没有犹豫、没有等待,医护人员继续忙碌着……
23:05,患者生命体征终于相对平稳了,抢救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但谢南姿主任医师带领所有抢救人员依然守侯在病人身边……凌晨3:00,病人的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了!第3天,当病人神志转清的时候,所有的医护人员们都露出了欣慰笑容。
“如果说,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白衣天使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医德风范则是我们珍视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我们不凡的业绩,爱与奉献是我们白衣天使永恒不变的主题!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无悔的选择!”这次抢救,科室积极合作,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分秒必争地竭力进行抢救;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各级医护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以病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同济医院精神。病家感动,众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