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同济心、母校情”百年校庆校友大讲坛第十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盛情开讲。本次讲坛邀请了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昭耆校友为来自医学院的100多位同学做了一场题为“悬壶济世与人文关怀——谈医学的特点”的讲座。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在讲座结束后亲切会见了曾昭耆教授,并欢迎他常回母校。
曾昭耆教授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曾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毕生从事临床医学工作。曾教授虽已年近八十,却一直关心年轻一代医学工作者的健康成长,他以医学的特点为题,讲述了医学这门科学的人文内涵,告诫年轻的学子们,医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要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了解医学是为何而生、为谁服务,重视医学的社会性特点,并强调医生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曾老还重点谈到医学是一门有待完善的探索科学、接诊病人的艺术性、艺术医学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对在座的青年学子启发颇深。
曾教授还接受了“朝花夕拾”学生社团的采访,在校友寄语录上写下了对母校的祝福和对大学生们的期望。
曾昭耆校友简介:
1928年生,四川宜宾人。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进修2年后调到卫生部北京医院,曾经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贺龙、罗荣桓、张鼎丞、胡耀邦等的保健医生。1981年及1985年曾两次在德国心脏病中心工作2年多。曾任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中德医学协会秘书长、德国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1993年离休。现任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并担任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医师杂志、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和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