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三年内,组织开发70个重点专业职教师资的教学能力标准、全套培训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专业教学法教材以及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来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高全国职教师资的整体素质。11月14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开发专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我校挂牌,分属5大类别70个专业的师资培养包开发项目接受专家开题评审。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与我校合作开展中德职教师资项目的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校专家Diethelm先生等出席了在综合楼举行的挂牌仪式,王继平、周家伦分别致辞,并共同为专业项目管理办公室揭幕。

据王继平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去年年底联合启动,其目的是为了着力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这一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开发专业项目师资培训包、资助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等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作为“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三大主要任务之一,该计划特别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等相关机构,联合开发80个重点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形成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的师资培训研究成果,促进职业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
挂牌在我校的专业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其中70个专业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拟定项目准备、研发、验收和成果汇编等各阶段工作方案,编写项目开发指南,组织开展项目培训和研讨活动,收集项目开发动态信息等。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亲任专业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综合协调和10个公共项目的公共项目管理办公室,则设在北京师范大学。
周家伦在致辞中说,专业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同济大学,可以把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多年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积累的一些经验,融入到专业项目开发方案的研究、开发和指导之中。他表示,同济大学将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服务工作,携手专业优势明显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吸收中等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等共同参与完成这些专业项目的开发工作。
参加此次评审会的有来自全国职教界30余位专家,以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职教一线的代表,大家共同探讨70个重点专业项目的开发计划,以进一步明确各项课题的定位、任务、整体工作安排,完善项目方案。这些专业分别归属农林、土建类,机电类,化工医卫文艺类,电子信息类,商贸财经、管理类等5大学科类别,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几大主要行业。据介绍,在专业项目开发过程中,将注重吸收相关企业、行业参与,使这些专业能体现企业、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水平。
我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之一,自1997年开始实施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项目,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初步形成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同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