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6日)上午,在接到国家建设部有关函件之后,同济大学紧急成立了由6位土木工程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作为建设部派出的“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于当天下午5点在浦东机场登机,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以学科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智力支援。


这支6人专家组由我校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吕西林教授带队,其他5人分别为桥梁抗震专家李建中、地质工程专家唐益群、房屋检测专家李翔、生命线工程专家刘威和房屋抗震专家任晓崧。他们将先行到达成都,随后将接受国家建设部和四川省建设厅的总体安排,直接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临行前,按照建设部要求,每个人都自带了帐篷。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以后,我校每一位师生都积极投入到“同舟共济,抗震救灾”的具体行动当中,在捐款、捐物参与物质支援之外,更积极准备立足学科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智力支援。今天中午,我校举行仪式,宣告同济大学“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这支“志愿服务队”组成人员包括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教授和优秀硕士生、博士生等,学科专业背景与当前抗震救灾实际需求紧密相关,涵盖土木防灾减灾、结构、交通、道路、桥梁、地质、岩土、隧道、环境、建筑规划,以及心理疏导、疾病控制等12个专业领域。每个领域都由知名教授、学者带队,孙立军、李杰、方守恩、钱锋、赵春风、赵旭东、李风亭、李觉、丁文其等教授均在名列。目前,已有30多位专家教授和超过100名研究生报名,申请加入支援服务队。
今天下午出发的6人专家组,是这支“志愿服务队”的先遣队。之后根据抗震救灾新形势的需要,响应祖国号召,学校将随时成立相应专业技术服务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在“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上,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讲话,校长裴钢为“志愿服务队”授校旗。周家伦勉励队员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和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作风,在当前抗震救灾紧急关头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据介绍,联系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同济大学成立的这支服务队将在多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援助,其中包括对现有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应急加固处理,解决灾民的临时用房和救灾用房;对现有道路、桥梁进行排险和有效利用,以解决临时交通运输问题;对现有岩体、隧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对现有水源进行安全鉴定,提供饮用水应急处理方法;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咨询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服务。
另据了解,灾情发生后几天来,我校有关校领导、有关学院领导和专家已分别致电交通部、建设部、四川省建设厅等单位和部门,诚恳表达愿为应急救灾及灾后重建工程提供无偿服务的愿望。此前一天,学校专门致函四川省人民政府,向灾区人民表达诚挚问候,表示学校将派遣专家组赴川,为灾区提供无偿援助。
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关领导5月13日专门致电四川省建设厅,向有关领导郑重表达愿望,建筑城规学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将义务为受强烈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汶川、北川和都江堰做救灾应急规划和灾后重建的规划。目前,有关师生已经组成高水平设计团队,并开始收集、分析前期资料。
副校长陈小龙、赵建夫,党委副书记陆敏恂、马锦明、姜富明等也出席了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仪式上,校领导与各学院、职能部处、直属和附属单位的师生代表一道,纷纷热心解囊,现场捐款,向灾区人民奉献颗颗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