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暨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颁证仪式,6月11日上午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举行。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院长陈勇,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赵扬主持。

马锦明在致辞中首先对来访的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表示欢迎,并祝贺本次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随后回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她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自80年代初起步,在校内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之下,最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她指出,党的十七大首次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了报告,教育部也在今年3月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工作和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马锦明在讲话中还就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在体系建设、队伍扩充、学生危机干预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作了介绍,并提出要集结各方面力量打造全方位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学校的体育部、校医院、艺术类专业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构建集学生心理、体育文化和健康为一体的全方位体系。
陈勇在介绍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认证情况的发言中特别指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公众中的知晓度正在日益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认证来进行项目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一步完善认证工作并提高证书的含金量是下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范文毅介绍了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情况。他说,本次培训班作为第一期学员,已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包括51名高校教师在内的培训班学员将成为各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上海市教育才人交流中心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提高培训质量,促进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据了解,本次专题研讨会将持续三天。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贾晓明,以及刚从四川灾区第一线工作回来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徐凯文、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张海音将作专题报告。此外,与会者还将就上海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并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