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中德职教师资培养项目结束典礼在我校中德学院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项目官员刘祥,GTZ驻华首席代表司嘉丽女士出席会议并致辞。参与项目合作的各西部院校代表也在会上发言。我校职教学院院长周耕夫,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驻项目长期专家狄海德共同主持本次会议。
狄海德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我校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贡献。他说,GTZ在与同济大学,特别是与职教学院的长期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成果进一步从上海扩展到西部地区,由此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职教师资培养网络。现在,这项成果已被命名为“同济模式”,包括了知识转换、师资力量培养等多方面内容。
周家伦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中德职教师资培养项目11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并代表学校对GTZ专家、西部院校等合作伙伴表示感谢。他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的特殊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关系紧密,同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周书记还提到,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在百年校庆期间访问我校,双方签署的德国学术中心继续资助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彼此在高水平科研和再培训领域的合作。他希望,今后双方能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
司嘉丽女士认为,中德职教师资培养合作还将进一步扩大发展。虽然传统的合作项目已圆满完成,但双方的合作将在更深层次采取更新的方式继续下去。
“中德职教师资培养项目”,至今已成功实施11年。早在1993年就作为"总理倡议",纳入中德两国总理签字的政府合作协议。 1996年11月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上海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项目"协议书,1997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