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过半世纪历程之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又迈出新步伐。11月6日,设计院建院50周年庆典,在设计院成立当年就主持设计的著名建筑——大礼堂举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揭幕成立,这标志着同济建筑设计将以全新的组织架构来实现新时期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周祖翼,副校长陈小龙,校长助理、设计院院长丁洁民,戴复东、范立础、沈祖炎三位院士,设计院老领导、老顾问,学校部分职能部处、部分学院的负责人,设计院全体员工出席了庆典活动。
回首半世纪发展道路,一批老领导、老建筑师为设计院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无尽心血和智慧。庆典大会上,王吉螽、唐云祥、黄鼎业、刘佐鸿、姚大镒、高晖鸣、顾国维、吴庐生、毛乾楣等九位前辈,荣获设计院“突出贡献奖”。陈小龙为他们颁奖。
一批同济设计人数十年如一日,执著耕耘,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设计院。会上,34名院龄超过25年的员工获得荣誉证书。
周祖翼在讲话中说,同济设计已成为一个优良品牌。一方面,设计院的壮大发展,离不开同济大学土木、建筑等强势学科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设计院也成为同济大学开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基地。希望设计院以集团的成立为新的契机,发扬同济精神,实现新的跨越。
设计院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设计处,是为适应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基本建设急剧增加的需要;1958年,根据中央“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同济率先成立全国第一所高校设计院;1993年,设计院归入同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1年,设计院与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合并,同济大学和同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经过50年持续成长,如今设计院年设计产值近10个亿,在职员工逾千名,拥有4个建筑设计综合所、8个建筑设计分院和6个市政类设计分院,具有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等多项设计资质,是目前国内设计门类最全、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专业综合设计能力最强的设计单位之一,迄今已有数百件设计作品获奖。
近年来,由同济设计院担纲设计的重大项目层出不穷。不久前,设计院与美国Gensler公司签约,联合设计中国第一高楼——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已承担世博国际村、主题馆、未来馆、和谐塔、城市最佳实践区、企业联合馆、文明馆等上海世博重要项目,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计的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今年6月建成通车;为北京奥运设计乒乓球馆、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设计中国援非重要项目“非盟会议中心”……
丁洁民说,回顾设计院50年历史,既感今天这一切来之不易,是一代代同济设计人共同奋斗的结晶;更感责任重大,同济设计人将志存高远,与大学同步前行,继续书写同济设计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