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作为同济大学2008年校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音乐系从建系以来举行的首场以纯器乐的形式进行表演的室内乐音乐会一二.九礼堂举行。
从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开始,巴赫、贝多芬、德沃夏克……西方音乐史上一位位耳熟能详的音乐大师在节目单上逐次登场。古典音乐家喜欢室内乐,不仅在于纯器乐形式的室内乐需要较高的技能,更在于它能体现出作曲家与演奏家对音乐细腻的感触和更高的艺术修养,因此,将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搬上大学校园的舞台,也成为音乐系器乐表演学生展示自身专业实力的一次考验。从钢琴、小提琴到长笛、单簧管,从器乐独奏到三重奏、四重奏,音乐会为我们缓缓展开了一幅幅优美的音响画卷,而观众热情的掌声也毫不吝啬地送给舞台上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
音乐会渐入佳境,单簧管奏出的一曲爵士味《小奏鸣曲》将观众从德奥的音乐经典引入动感十足的流行音乐风格中。这是自1924年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将爵士风格引入到管弦乐的创作中,并发表了著名的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后,由约瑟芬.霍洛维兹为单簧管与钢琴创作的另一次成功的尝试。而音乐会中真正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则是一首由法国作曲家杜梯优应用近现代创作手法为长笛和钢琴所谱写的小奏鸣曲。全曲充满了色彩与张力变化,多变的节奏与大量不协和的和声使作品更加富有时代气息。使音乐会从前半场相对严肃的德奥作品转入风格更为多样与丰富的后半场演出,这样的安排也体现出组织者精心的统筹与策划。钢琴协奏曲《黄河》熟悉的悠扬旋律也带来艺术的享受。
整场音乐会在音乐系学生与同济爱乐者合作的弦乐四重奏的欢快气氛中结束,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张曦伦到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