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我校200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52%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01/05/2009 阅读次数: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令人担忧的大背景下,我校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记者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截至2008年12月15日,包括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在内的我校2008届总共8836名毕业生中,8617人已经就业,综合比例为97.52%。其中,博士生98.95%,硕士生99.05%,本科生96.48%,专科生96.46%。

探寻我校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既受益于学校学科分布的传统优势,同时也与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辛劳和努力分不开。据他介绍,在长期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职业发展教育,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行之有效方法基础上,针对2008届毕业生就业,学校作出了多方面努力。

早在2007年9月新学期开学初,学校就向各地区、各行业用人单位发出了“同济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和招聘会、宣讲会邀请函。到10月份,先后向3500多家用人单位寄送了专业介绍和用人单位信息登记表。同时,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熟知的信息发布平台优势,2007年9月初至2008年8月底,先后有5204家招聘单位在“就业信息网”发布用人信息,总需求人数51700多人,仅此就使毕业生需求比达到了6.21:1。

在“广撒网”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校内招聘,包括知名企业专场宣讲会、综合招聘会、春季校园招聘月以及院系专场招聘会等,最大限度为毕业生与不同层次和类型企业广泛接触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此外,学校还主动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目前,学校已与长三角地区近十个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人才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工作站和实习基地等形式,开展长期合作,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空间。

虽然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不俗成绩,但是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仍在不断蔓延、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的形势,如何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着更多的挑战。为此,秉承“早启动、早规划、早落实”的就业工作传统,学校从2008年上半年就开始启动2009届毕业生就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延续原先有效做法基础上,作出更多新的探索。

截至10月份,已先后向近5000家用人单位寄送了专业介绍和用人单位信息登记表,及时传递毕业生生源信息,吸引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为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9、10月间,学校派出专人先后走访了铁道部、兵器装备集团、中核集团、上汽集团、普华永道、瑞安房地产等一批上海和外地用人单位。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和人才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并注重挖掘校友资源、调动专业教师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浦东校友会、深圳校友会等先后组团进校招聘,并愿意为存在经济困难、就业困难以及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学校还及时向广大专业教师传递毕业生就业形势,希望以此挖掘专业教师的人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

在多方联络、四处出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定向联系创造条件的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毕业生的思想、观念教育,包括择业观教育、择业地域观教育和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自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