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刘寄星研究员为我校物理系师生,作了题为“中国核物理发展与钱三强先生”的物理学前沿学术报告,13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中,刘寄星研究员从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实现;核武器的物理原理;美、苏等国早期发展核武器的道路;我国发展核武器的过程,以及钱三强对我国核科学的贡献等5个主题作了通俗易懂的演讲。
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聆听获益匪浅。在惊叹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神速的同时,深切缅怀了我国核物理之父钱三强先生,对核武器的物理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关链接:
刘寄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核聚变研究所作博士后。历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副所长,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物理》副主编。
刘寄星研究员在非线性科学、理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非平衡态统计力学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与人合著《生物膜泡曲率弹性理论》和《从肥皂泡到液晶生物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