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我校党委中心组与嘉定区委中心组举行联组学习会

来源:新闻中心、学实办 发表时间:06/03/2009 阅读次数:

6月1日下午,我校党委中心组与嘉定区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会在嘉定区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校长裴钢、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区长孙继伟等参加了学习会。校党委书记周家伦和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分别讲话,校长裴钢、区长孙继伟作了主题报告。联组学习会由嘉定区委副书记曹一丁主持。

周家伦在讲话中指出,同济大学与嘉定区有着地缘上的亲近关系,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条件。国家和上海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是推进区校全面战略合作的契机。我校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已经在嘉定校区构筑以地面交通工具为核心、以汽车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学科链和学科群,建立了包括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轨道交通实验线、智能交通中心等研发平台,取得了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性成果,包括燃料电池系列、混合动力型系列、电动车系列等数十多种型号的新能源轿车、观光车和城市公交车相继面世。我校和嘉定区应该携起手来,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总体研发体系,更快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他指出,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正式启动,是推进区校全面战略合作的新起点。通过双方协力合作,同济与嘉定的合作一定能够更加全面、深入。

裴钢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硅谷模式、意大利都灵汽车设计业聚集模式、中关村发展模式与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启示。结合目前学校学科发展布局与嘉定区国际汽车城的产业优势,裴钢从区域位置、产业定位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阐述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战略构想。他希望尽快启动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济科技园建设,并以此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升学校学科发展水平。

嘉定区区委书记金建忠在讲话中指出,通过这次中心组联组学习,表明嘉定区与同济大学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嘉定区将在土地供给、政策服务、资源支持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尽快形成,努力在汽车城核心区打造一个创业生态环境良好、创新项目与创新人才集聚的全新平台。

嘉定区区长孙继伟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今年以来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会上,部分与会同志作了专题发言。费小妹副区长介绍了区校合作共同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构想的形成过程,夏以群副区长介绍了区校开展基础教育合作的设想,我校校长助理、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卓平介绍了我校嘉定校区地面交通工具装备制造学科链对接嘉定国际汽车城产业链的情况,陈小龙副校长介绍了嘉定校区建设进展情况和希望嘉定区帮助解决的困难,蒋昌俊副校长对上海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业模式提出了建议。

会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常务副校长李永盛和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斌签署了《同济大学、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同济资产经营公司和新安亭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关于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济科技园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共建上海国际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及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济科技园,其中,同济科技园首批规划用地376亩,将以新模式发展新能源、地区交通工具、机械与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和信息、电子辅助产业。

规划中的同济科技园位于国际汽车城核心区东部,东至绿苑路,南至陶其浜、吴塘和杭桂路,西至高压走廊,北至曹安路。同济科技园将依托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优势学科,按照嘉定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建设。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定位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园区将借鉴同济成功打造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及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计划经过几年发展,最终形成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济科技园”为核心,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扩展区,辐射安亭汽车零部件园区、黄渡工业园区、外冈科技园的发展格局。按照计划,双方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公司组建和详细规划,并基本完成前期地块的动迁工作,2010年之前,动工建设项目研发大楼,引进数家重要的校企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