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济大学人文工作坊”系列学术活动,6月25日,“名人·名事·名著:上海文艺创作资源研究”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上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同济大学专家齐聚一堂,就项目目前的进展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项目的继续进行提出了建议。

“名人·名事·名著:上海文艺创作资源研究”系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2007年资助的文学文化类研究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项目最终成果将集成一部包括300个条目的资料库,并举办一次大型国际论坛。
针对出现的问题,沪上各上海研究专家建言献策,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喻大翔指出,项目目前在词条上还可加入诸如爱因斯坦、沈恩孚、黄炎培、张君曼等重要人物。就现有内容来看,词条在类别上不平衡,如关于体育界“名人、名事、名物”太少。来自上海档案馆的邢建榕研究员认为项目的难题在于如何把合适的题材融入课题,在选择题材时要注意题材的情节和故事性。应把具有上海特色并契合热点的题材纳入项目范围。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教授认为在题材上应考虑一些上海典型的场景如城隍庙、衡山路等。《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认为,要把300条条目做好,就必须把握上海的城市精神,并在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亮点,突出上海文化的特色,围绕整体策划,在条目上进行具体筛选。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等单位的专家一致对项目进行了肯定,并对项目下一步条目的选择、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上海文化基金会项目监管办公室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并对项目的进度和规划给予肯定。
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宣传部部长黄昌勇教授介绍了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感谢到会的专家对项目的支持,并期望专家们继续参与和支持该项目,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在同济搭建一个平台,使之成为同济乃至上海和全国的一个学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