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附属市十医院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消除“天下第一痛”

来源:附属市十医院 发表时间:07/01/2009 阅读次数:

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先生,受三叉神经痛的困扰已有十多年。他尝试了多种疗法,病情却始终反反复复,直到最近在我校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微创手术,才彻底摆脱“天下第一痛”的骚扰。

恼人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达到182/10万。该病发作十分频繁,疼痛剧烈,说话、刷牙甚至微风拂面都会诱发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采用药物疗法往往只能暂时控制症状,并不能使疾病断根,长期服药容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

一想起十多年前的那场重感冒,陈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连续发了一个多星期的烧,好不容易战胜了病毒的侵袭,却留下了三叉神经痛的后遗症。这个病虽没有生命危险,但却让人坐立不安。说话、打喷嚏、擤鼻涕、洗脸甚至微风拂面都会诱发疼痛。有时疼痛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作。陈先生给折腾得都快成神经质了。刚开始时,医生给他开了口服药卡马西平。服用后疗效非常显著,疼痛很快就消失了。可让他郁闷的是,药一天都不能停,只要一停药,疼痛就会卷土重来。就这样,陈先生连续服了三年多卡马西平。在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中,医生查出他肝功能异常。他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得了肝炎。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才发现肝功能异常的罪魁祸首是长期服用卡马西平,他不得不停止服用。然而停药还不到三天,三叉神经痛就卷土重来。陈先生陷入了首鼠两端的境地。

在之后的数年中,陈先生尝试了针灸、服帖、微波理疗等多种方法,始终是治疗时有效,过后病情马上出现反复。为了摆脱恼人的“天下第一痛”,他数年来辗转于多家医院。最终,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通过微创外科手术,解除了他多年的痼疾。

耳后开“钥匙孔”,多年顽疾一朝除

其实,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不是临床新进展。早在上世纪中叶,外科医生们就通过切断三叉神经根的方法来治疗“天下第一痛”。采用这种手术方法,疗效虽然显著,但对健康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叉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兼有神经冲动传入和传出的功能。一旦将其截断,患者局部的部分感觉就会消失,局部肌肉就会麻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手术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术式——将三叉神经根的部分纤维抽出,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该术式同样存在术后局部麻痹和肌肉萎缩的问题。

十院神经外科采用的三叉神经减压术则是一种全新的术式。它不损伤神经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而是对引发疼痛的压迫组织进行松解。再加上手术的入路是微创,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很精妙——在患侧的耳后开一个钥匙孔大小的洞,腔镜和手术器械通过“钥匙孔”进入体内。找到三叉神经后,对粘连、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等组织进行松解和剥离。三叉神经得到了“减负”,疼痛自然也就缓解乃至消失了。该手术方法的优势十分明显,既能消除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基础,又不会损伤神经的正常功能。

通过十院神经外科专家的一双巧手,困扰陈先生多年的痼疾一朝消除。他再也不用遥遥无期地服用卡马西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