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白衣天使患绝症 百名同事为其骨髓配对

来源:附属市十人民医院 发表时间:07/13/2009 阅读次数:

附属市十人民医院护士张雨(化名),本该奋斗在临床一线,以爱心呵护患者的健康。但是,迁延达十六年之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却使她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饱受病痛折磨的她,又遭遇了婚姻失败。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她的情况很不好,服用了多种药物,并反复大量输血,疗效仍不理想,白细胞异常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严重偏低。由于长期输血,出现了继发性的血色素沉着。各种常规疗法都已用上,依然无法阻止病程的进展,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回她的生命。为了延续同道的生命,市十医院近百名医务人员今天上午10点半集体参加了骨髓配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行医者的庄严承诺。

21岁开始与病魔抗争16年

1993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年仅21岁的护士张雨因反复头晕乏力,在本院就诊,经血常规及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前期)。

此后的十六年青春岁月,张雨都没有放弃与病魔的抗争。市十医院针对她的病情,使用了世界上除了骨髓移植现有的所有治疗手段,但效果均不明显。反复的出血、反复的感染,让张雨苦不堪言。

直至今年上半年,已经37岁的护士张雨头晕乏力的症状开始加重,贫血、胸慌、心闷、气急,连上下楼梯都很困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量的出血,使得张雨每15天就要输血400毫升以上,每天的药物治疗费用高达千元,然而治疗效果依旧很差。大剂量服用激素的副作用,让张雨全身浮肿,原本姣好的面容早已成为了“满月脸”。唯有家中年迈的父亲、嫡亲妹妹以及医院同事们的照料鼓励,让张雨还保有继续抗争命运的勇气。

对于张雨来说,战胜病魔的关键是找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手术(以前称“骨髓移植”)。然而命运弄人,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配对失败了,并且嫡亲妹妹与她的配对竟然也失败了。

为了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百名白衣天使志愿骨髓配对

7月14日上午10点半,上海市红十字协会应第十人民医院的邀请来到该院,十院近百名医护人员集体抽取血液样本,与张雨进行配对检测并自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同样身为“白衣天使”,张雨的同事们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识有着深刻了解,他们都明白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血源紧缺,而非直系亲属的配对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

“我们都知道配对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没有人会因此放弃希望”。每位志愿者都签署了自愿捐献同意书,抽取6毫升进行血液检测,检测数据将存入捐献者资料库(骨髓库)中,供患者检索,一试管6毫升的血液代表着每一位志愿者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十六年里我们用尽了所有的治疗方法。”十院党委副书记沈迎春告诉记者,MDS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十,张雨已经出现皮肤粘膜及牙龈出血,反复发热,如果不能及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将最终导致颅内出血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