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我校对外发布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将首次在上海地区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直荐生比例大约占我校2010年第一批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数的5%左右,具体视直荐生实际情况和我校招生需要而定。这部分学生将不参加我校组织的文化水平测试,通过我校专家审核后即可成为自主招生对象。在第一批本科批次以平行志愿A位置报考同济大学前提下,投档成绩达到上海市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投档我校。这是我校继2009年自主招生首次引入“综合素质面试”之后,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作出的又一新尝试。
校领导表示,试行“中学校长直荐制”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尊重中学校长意见,减轻考生负担,挑选出一批符合同济大学人才培养需要的优秀学生。因为看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具有培养潜质、德才是否兼备,单靠大学组织的自主招生选拔仍很难充分判定;而作为培养学生3年乃至6年的中学校长,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最具发言权。此外,这也是我校实现大学教育对接中学教育的又一新举。在实施直荐制基础上,我校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部分中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开设联合课程,或让高一、高二学生进入同济大学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根据我校“中学校长直荐制”要求,沪上79所示范性实验中学的校长,可直接向我校推荐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市级以上单科竞赛中获奖、或在科技创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长和潜能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直荐生名单将首先在所在中学进行公示,随后由我校组织专家对直荐生材料进行审核,并前往中学与这些学生面谈,最后将合格生名单在我校进行公示。
校领导表示,学校重视招生,更重视学生的培养。作为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我校新创立的促进多元化人才成长的各类“创新实验区”、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的新模式等,都将对自主招生对象优先开放。
与此同时,我校已决定新增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有潜质、有特长的大学生开展自主科研。被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组队、自主提出课题、自主制定方案,在进入同济大学后,经专家答辩,修改、完善方案后即可自主开展科研。
据学校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我校 2010年自主招生选拔范围将在2009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2009年首次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试行的考生“综合素质面试”,也将面向全国更多省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