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附属市十医院介入治疗成功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来源:附属市十医院 发表时间:12/21/2009 阅读次数:

近日,一位56岁的朱姓男子就因酗酒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被送至市十医院抢救,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和介入科展开协作,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酗酒 胃出血 命悬一线

不久前的一个凌晨,56岁的朱先生因大量呕血而被送至市十医院急诊科。他原本就有胃底静脉曲张的毛病,加上近日连续酗酒,终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恶果。急诊医生马上给他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并通过输血和大量输液来增加其血容量,防止出现休克的情况。所有的常规抢救手段都用上了,朱先生的病情仍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频繁地口吐鲜血,一口血一吐,好不容易升到70/40毫米汞柱的血压,瞬间又跌到50/30毫米汞柱,他再次陷入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在场的医务人员赶紧加压输血,加快补液滴速,增加升压药用量,朱先生才逐渐苏醒过来,可没过多久,病情再次出现反复。经过几次“拉锯战”,他已失血将近6000毫升,相当于体内的血液丢失殆尽。再这样下去必然会危及生命,只有实施内镜探查或外科手术止血,患者才有一线生的希望。

休克 深昏迷 手术无望

消化科医生连夜从家里赶来,了解病情后火速将朱先生送至内镜中心,行急诊胃镜拟明确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及内镜下止血治疗。但胃镜进入胃腔时满视野都是鲜血,根本无法找到出血点,更不用谈继续治疗了。返回抢救室后家属表示只要能保住性命,丢卒保车也没关系。外科医师会诊后明确表示,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到可以耐受麻醉,就一定积极手术治疗。但是患者仍是出血不止,反复昏迷,没有任何手术机会。凌晨2点,鲜血仍汩汩地经过三腔两囊管流入引流袋。血压一点点地下降,血库的备血也快告急,生命的迹象也越来越微弱。

介入 立止血 重获新生

眼看着病人已是凶多吉少,家属再次表态:“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不想放弃,请医生尽全力再给病人一次机会”。 抱着对病人生命负责的态度,介入科李茂全主任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紧抓住最后一线生机,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躁动不安、脉搏微弱的患者,难不倒技艺精湛的介入科医生,在排除神志不清的患者体位变动及呼吸伪影的干扰后,医生顺利地找到了出血部位。插管、造影、灌注止血剂、明胶海绵条栓塞等操作一气呵成。奇迹出现了,引流管中的血流嘎然而止,患者血压从70/40毫米汞柱缓步上升到100/60毫米汞柱!很快,朱先生的意识也逐渐恢复,家属喜极而泣,疲惫的医务人员击掌相庆。一场异常艰巨的生命保卫战终于大获全胜!

小贴士——方兴未艾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并能解决重大医学难题等特点而顺应了医学发展的规律。治疗疾病的种类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开创了新纪元,许多以往认为难治或不治之症,通过介入治疗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

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最凶险的并发症就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由于出血量极大,常规的内科止血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凑效,患者常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