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我校设计完成《郑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来源: 发表时间:07/28/2004 阅读次数:

(2004-07-28)

近日,我校受郑州市政府委托编制完成的《总体规划》《郑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出台。

《规划》首次提出了郑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旅游业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中,主要指标位居前十位。200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8%;2010年,占6.8%;2020年,占10%。《总体规划》从六个方面制定了郑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大旅游产业体系。

《规划》紧密依靠郑州市旅游资源,以拓展市场、培育品牌、重塑形象、整体营销为基点,全面构建郑州市未来旅游前景。《规划》强调 以区域市场为基础,以国内市场、东南亚市场为近期开发目标,以欧美市场为中远期开发目标,在大力发展向心旅游的同时,积极引导离心(出境)旅游的发展。 要立足三个基点:一是基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家级交通通信枢纽与物资集散中心这一区位优势,发展商务会展、娱乐购物旅游,以国际化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以丰富城市夜生活为突破口,刺激住宿和娱乐购物消费,作为区域旅游接待服务中心这一定位来发展旅游。二是基于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来塑造形象和品牌。三是基于区域居民户外休闲需求,开发回归自然、野餐野营、亲子娱乐游憩中心地,创造生态品牌。

《规划》中将强力打造嵩山少林旅游中心,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服务中心。在中原旅游圈中,以洛阳、开封为两翼,突出郑州服务中心的地位。在郑州市区域内,以宋陵旅游区、黄帝文化旅游区为两翼,突出嵩山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地位。配套完善郑州城区周边景区景点,形成环城游憩带。整合旅游资源,以郑州中心城区为原点,形成中岳嵩山旅游线、北部黄河文化旅游线、南部黄帝文化旅游线、西部巩义历史文化旅游线、东部中牟生态休闲旅游线五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环城游憩带、一小时中原旅游圈。加强县际联合、市际联合、区际联合,优势互补,整体营销,共同开拓市场,争取更多景点进入国线、区线、省线网络中,培育几条品牌化的旅游线。

文化是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通过主办重大国际国内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是一条有效措施。《规划》要求,少林武术节应从更深层次上展示郑州的文化魅力,将其培育为国际性文化活动;文化建设要从博物馆、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恢复、文化活动场所以及重要事件的策划运作等入手;创造24小时活力城市,提升经济发展品位,促进体验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智能信息系统,在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和自动查询系统。

据悉,《总体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郑州市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高水平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稿件来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