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降下帷幕。在为期一周的论坛上,130多位来自美、英、法、德、俄、日及我国各地的知名大学校长,围绕“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主题,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真知灼见。论坛期间,围绕我国现在实行的、以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为主的高考制度,新民晚报驻京记者采访了部分出席论坛的中外名校校长。我校万钢校长着重谈了"入校以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一观点。
万钢校长说,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我们当前唯一可行、有很多遗憾、但又必须实行的一个制度。我们培养一个学生,要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人格,也就是要德智体全方位发展,这在试卷上是考不出来的。高考是一把尺,学生进入教育是他的权利,你必须要有一把尺来衡量他,这把尺应该是多维的,但我们现在只是一维的,一个总分就决定了终身,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在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条件下,改起来太复杂了,也只有这个办法。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在考卷上考出来,但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不能在考卷上反映出来的。我们只能在学生到了同济大学后,提供一些更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有机会自己动手,自己创新。去年我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了3000万元搞了10多个创新基地,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下课后,把他学到的知识去动手试试,在试的过程中组成团队,学习社会沟通的能力;我们还希望学生能够学一点社会人文,所以尽力在每一个校区搞了很多文学艺术活动,请作家来谈文章,请诗人来讲诗,请画家来作画,请院士来讲美学,请杰出人才来讲人生,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熏陶。我希望我们的高考可以全方位的考核一个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稿件来源:转摘自《新民晚报》200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