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害最为严重的是宝兴、芦山、天全三县。在紧张的救援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灾后重建。我校规划团队重点参与了宝兴县灾后重建工作,力推宝兴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重建要抓住‘人’这个根本。”我校规划院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宝兴县挂职副县长周珂如是说。

重建宝兴走什么样的路?
宝兴县是四川雅安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人口6万余人。1869年法国传教士在盐井乡邓池沟发现大熊猫,所以这里素有“熊猫故乡”的称呼;又因境内矿藏丰富,尤其盛产大理石,1930年改县名时以《礼记》“宝藏兴焉”句,取名宝兴。
地震发生后,宝兴县的房屋财产受损严重,受灾最严重的灵关镇区,5200多栋建筑中倒塌和严重损坏的有3100多栋,因此在救灾的同时,重建就提上了议事日程。雅安地震,中央政府在总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中央财政、政策支持,灾后重建以地方政府主导的方针,因此雅安地震后的重建由四川省组织实施。但因为受灾重、受灾面广,规划任务繁重,四川省政府还是希望宝兴、芦山、天泉三县的重建能获得外力支持,于是住建部指定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宝兴县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今年一月份,我赴宝兴县挂职,担任副县长,具体负责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工作。”周珂介绍,宝兴县的穆坪、灵关是我国典型的小城镇类型,如何让这里的百姓住得舒心、生活得安心?我们的重建必须要以“人”为核心,考虑其生活、生计,而不是仅仅让其有地方住,不管其是否有钱挣。再者,灾后重建应该紧密契合我国正在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里的百姓对那种只管‘上楼’的城镇化根本不感兴趣,我们的规划必须既要绿水青山、还要金山银山,历史文脉也得延续。”周珂说。
“重建规划的主导者是老百姓”
“重建规划的主导者是当地老百姓。”周珂说。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规划团队的确就是这样做的。
在宝兴,重建指挥部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模式,强调重建工作必须以民意为优先,各个安置点都成立了本地居民/村民组成的自建委员会。“我负责的曹家村六七组的灾后重建,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周珂说,这个村子虽然依山傍水,资源丰富,山上每年出产的野果就达40多种,但是交通不便,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小孩。考察村容村貌之后,规划团队确立了传统木结构为主的传统居住形式不变,重建时加入现代生活设施。至于在哪建、公共设施放在哪里,生产与生活怎样安排,悉数将其决定权交给村民。
让周珂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到了村里寻访回乡过年的年轻人,征求他们对重建的意见”。周珂说,年轻人的热情出乎意料,从房屋选址,到风格安排,再到产业规划、未来发展,娓娓道来、头头是道。“其中有一位村民,在成都开健身房,他提交的休闲农庄计划书长达十几页,从农家乐的市场分析,到自己的农家乐方案,内容十分周详;还有一位做家具生意的年轻人,讲农家乐的市场营销,很有见地!”
“房子还是木结构的好”,“换成红瓦怎么样”,“我家两个儿子,宅基地要两块,最好连在一起”,“村里要办农家乐,每户人家留一两间客房”……经过春节走村入户和集中开会的征求意见,同济规划院的团队摸清了村民的意愿和需求。“与以前的规划路径完全不同,村民充分地表达各种意愿,然后集中汇总,我们回到办公室就是梳理村民意见并形成规范,然后再去征询意见,充实修改后实施。”周珂说,有些老规矩还是要遵守的,比如村容村貌我们主张不要红瓦,厨房卫生间的基本要求我们拿出标准。
“为了落实这些规范要求,我们让村里的年轻人去做老人的工作,事情变得顺利多了。”周珂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原来,春节时村民自治委员会就把这些年轻人的QQ号、手机、邮箱都留下了。“规划方案稿出来后,在成都、绵阳、雅安的,我们就去他们那里征求意见;在北京、上海的,就电邮以征求意见。年轻人去做他们父母的工作,比我们去说服效果好多了。”周珂由衷地高兴,这些年轻人见得多、想得远,农家乐、乡村游,他们都考虑得很有门道。比如农家乐,年轻人主张“推出一种体验式旅游项目,让都市人在幽静的山水、迷人的田园风光、朴实的农家装饰、舒适的休闲娱乐、文明的接待气氛中感受自然、回归自然,获得一种心旷神怡。”这样的想法,规划团队当然要纳入规划中。“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村民个个满意,我们的新农村规划是一份接地气的规划。”周珂说。
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新路
“当了宝兴的挂职副县长,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十天半月去一趟宝兴,现在是个把月回一次上海。最没想到的是原以为可以在那里把缺的觉补一补,现在看来没希望了。”周珂说,重建任务繁重,县政府常务会常常都是晚上开。
按照重建的思路,既不能把产业与安置房脱开,这样灾民的生活就会心焦;也不能把灾后游当成唯一的支柱产业。大熊猫国家公园当然是个很好的卖点,但县西南的广大区域则只能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立足点,农家乐、野果采摘游均可大力开展。
灵关,作为县城所在的两个组团之一,这里有着发达的汉白玉产业;这里又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建设用地与宅基地混杂的城关。这里的百姓根本不愿意集中上楼,他们有自家的宅基地、有自留山、有门面、房屋出租(灵关镇本地人口约4千,流动人口约6千),自己还可以找一份工,两口子一年的收入在10-15万左右。这样的小镇如何规划?当然还是以当地百姓的意愿为核心,县重建指挥部以社区、村组为单位成立自主建设委员会,规划方案确定了,自建委签字,然后指挥部签字,意见反馈到规划团队后,团队再商量修改,“同济的规划、建筑、市政及景观的规划设计都受到当地高度评价,与这个流程关系很大。”周珂说,现在和当地百姓都熟了,中午时分,家家户户只要看见了,个个喊你去吃饭。“这里的百姓真淳朴、好客!”周珂他们有所不知,百姓喜欢的是为他们办实事的人。
周珂说,按照重建计划,今年4月20日,农村贫困户必须全部入住新房,农民自建房必须开工,教育、卫生、旅游应急等公共设施必须开工;其余的项目必须7月20日前全部开工,所以这几天就得赶回宝兴汇报。
“去宝兴,最难的是走路。”周珂说,由于地震,进出宝兴的210新旧省道都严重受损,总计30公里左右的道路,塌方点就有20多处。“有时,走着走着,石头就从前头的山崖上掉下来了;下雨时就更危险了。而宝兴到天全的应急路——大老路是标准的乡村道路,宽才三米五,又没有护栏,下面就是百米深沟。这里最常见的地形就是深达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V’字形山沟,两边是山,下面就是青郁郁的深沟。走在这样的山道上,总是提心吊胆。”
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周珂等同济援建专家的脚步,一个500多公顷的灵关赵家坝片区云集了二三十位同济教授们同场展示设计才华,让兄弟县市艳羡不已。“规划建筑的设计都要展现产业、居住同步的理念。”周珂说:“按照这一思路,7月20日后,我把汉白玉的资源开发好好梳理一下,和同济材料专家共商汉白玉等新建材的开发,把它用好;再就是石雕文化创意产业,和福建省住建厅联系,请他们出手支援,让好材料出好作品。这样做下去,我相信这样新型城镇化就能够实现人的城镇化,一定也是留得住乡愁的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