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公交车一日不按时刻表运行,公交车的乘用环境就不能得到彻底改善。'在12月9-10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年会'上,我校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呼吁公交车尽快设置运行时刻表,让市民掌握出行的主动权,体现智能交通的'人性化关怀'。
杨教授说,目前的公交车站牌上,只能看见首尾班车的时间,至于中间每一趟车辆何时到来,乘客们全然不知,导致他们只能在路边苦等,有时一等就是一、二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其结果是使公交车失去了对一部分乘客的吸引力。'杨教授介绍说,在国外,各公交站不仅普遍设有时刻表,而且还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两种版本,公交公司根据每天不同时段乘客疏密度,对车辆进行合理调度。这些公交时刻表可从网上下载,出行者兜里揣一份这样的时刻表,就可像乘坐火车、飞机一样按点出发。'要实现这一点,依靠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
此次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年会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全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协调指导小组主办,我校与市科委承办,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克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