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访客

  • English
  • Deutsch

同舟济事

您的位置: 同济首页 > 同舟济事 > 正文

由我校教授主持设计的浙江寿圣寺寿圣宝塔落成(图)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05/27/2008 阅读次数:

近日,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设计的浙江长兴市水口镇寿圣寺寿圣宝塔落成。“释迦说妙法莲华经,忽从地下涌出安置多宝如来舍利之宝塔,塔中有声赞叹如来,证明法华。”路秉杰解释说,水口寿圣禅寺是前任方丈信奉以天台法华经为本经,七十岁时抄写《妙法莲华经》一部,将此作为法舍利供养而发愿建塔。

多宝塔之名随颜真卿的《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声名远播,“文中虽然记载的塔之形状很详细,因是文字描述仍然不知道具体建筑什么形式。”路教授说,敦煌壁画佛经版画插图和日本久米寺、根来寺、石山寺等寺院的多宝塔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考。日本的多宝塔,圆形的龟腹上承载着四方形攒尖式屋顶;上层用圆柱,柱顶用七铺做出四挑斗拱,出檐极为飘远;下层用方形列柱,斗拱用一斗三升(令拱)一道,无出挑或仅出一跳。塔刹部分通常与一般佛塔不同,没有水烟和龙车部分,塔刹仰莲部分与四角塔锁相连,其上悬风铎。

路秉杰根据丰富的壁画、实物资料及该庙住持圆成一生行迹和意愿,并综合当地地形地貌特点,最终确定了多宝塔的具体方案:“与妙法莲华经关系最为密切的宝塔形式是多宝如来佛塔;寿圣寺地处顾渚山茂密竹林中,深藏有余而显露不足,塔须高高举于空中以体现‘自地涌于空中’之意;寿圣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溪,唯东南一隅空缺,此谓巽虚,宜造塔以补之,以求空间立体构图之平衡,俗谓‘青龙抬头’。”寿圣宝塔共9层,塔高68.99米,塔身呈方形。第一层通面阔19.2米,面积368.64平米,往上依次递减。实际上供人攀登的只有七层,第八层、第九层是供养层,密藏层,不可攀登。

“第八层的圆方结合、第九层的圆形攒尖顶及龟腹是本塔的特别亮点。”路秉杰说。

第八层为面阔、进深皆为6.6米的正方形,内柱四根穿出屋顶直通上去充,任上层圆形塔身的外柱。木层外柱上设柱头铺作,双翘双昂,出檐2.1米,用四方攒尖顶,与上层之圆形塔身相交,一为平面(四方攒尖顶坡屋面),一为圆形曲面(龟腹的曲线侧面)。圆形弧线交合出的攒尖博脊(围脊),正是圆方结合处的特征。

第九层,下为圆形塔身,洁白如玉;其上为圆形木构平座斗拱,再上环以勾栏;勾栏内为第九层圆形塔身,设12柱,分12间,四正向设门,八斜向设直棂窗;每柱安柱头科双杪双昂,呈环状排列;出檐达1.2米,置圆形攒尖顶,再上即为金碧辉煌的覆钵相轮。

夕阳下,远远望过去,“红纱”飘曳的苍穹下,明朗而灵秀的寿圣宝塔,从密密的竹林中伸向空中;隐隐传来的风铎声清脆悦耳,闻之洗心涤神。